时尚

琼花别样红 | 初心不改,娘子军老战士晚年讲述红色故事

时间:2010-12-5 17:23:32  作者:百科   来源:焦点  查看: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原标题:琼花别样红 | 初心不改,娘子军老战士晚年讲述红色故事初夏清晨,阳光刺透万泉河面上氤氲着的薄雾,两岸的绿植更显葱郁翠绿。万泉河的清清之水自五指山来,九曲碧波,奔腾入海。这条河,生态美、青常在, 傲剑弑天下

原标题:琼花别样红 | 初心不改,琼花娘子军老战士晚年讲述红色故事

初夏清晨,别样阳光刺透万泉河面上氤氲着的红初红色傲剑弑天下薄雾,两岸的改娘故事绿植更显葱郁翠绿。

万泉河的军老讲述清清之水自五指山来,九曲碧波,战士奔腾入海。晚年这条河,琼花生态美、别样青常在,红初红色亦因扛枪为人民的改娘故事红色娘子军而名扬海内外。

说起红色娘子军,军老讲述她们成长在万泉河、战士战斗在万泉河,晚年她们的琼花青春、热血洒在万泉河。她们的英雄事迹与万泉河一样,波澜壮阔,源远流长。

晚年仍然英姿飒爽的红色娘子军(右起:欧花、卢业香、王运梅、王先梅)。 (资料图)

战火之后的普通人生活

历经了战火纷飞的红色娘子军,在鲜花簇拥下,她们是英雄,但褪去英雄的光环后,她们也是普通的农民,是妻子、是傲剑弑天下母亲。和平年代里,她们耕田持家,一辈子辛勤劳作,兢兢业业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奉献着。

海南解放后,红色娘子军卢业香当上了琼海市中原镇排田村的妇女主任,她是村民公认的热心肠。

村民翁祚兴早年父母双亡,没有兄弟姐妹,飘零无依,卢业香把他当作儿子一样照顾,为他生火做饭、缝补浆洗,坚持了几十年。

一个夏天,翁祚兴突发急病,病倒在床。卢业香不顾自己年老,每天给他洗脸擦背、熬煮稀粥,还为他请医买药。翁祚兴病愈后,翻身下床,跪在卢业香的面前,动情地叫了一声:“妈!”

“阿婆喜欢给人做媒,村里好多夫妻都是她撮合的。”卢业香的儿子翁祚雄随口就说出了一长串名字:翁文球、王光琼、冯世安……卢业香为村里的单身男女们不知牵了多少条红线。

村里有个叫赵明的小伙子,老实勤快,由于家庭困难,27岁了还没娶到媳妇。卢业香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邻村有个叫李丽的姑娘,长得标致,年龄相当,卢业香张罗着撮合他们。在她的帮助下,两人情投意合,组成了家庭。婚后小两口日子过得甜甜蜜蜜,每年春节都带着孩子给卢业香拜年。

红色娘子军中,还有聪慧过人的王时香。“当年的指导员王时香,是一位有文化、很会讲话的红军女干部。”琼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锦爱对记者介绍,其实,这位娘子军指导员当红军前只上过三个月的夜校,但凭着聪明和勤奋,很快便能读书、看报,给战士补文化。

战斗中的王时香聪颖机智,带领着娘子军战士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。“阿妈对我讲过战斗的故事。躲开敌人追踪的时候,在山路上,一定要注意观察蜘蛛网。如果路上有蜘蛛网,那就是没人经过,可以放心大胆地通行。”王时香的儿子刘其泽说起当年红色娘子军的侦察方法,头头是道。

这位有智慧、有悟性的女性在改革开放后敢闯敢干,打开了致富的新路子。“阿妈出主意,让我和大哥学做粉条,说肯定能赚钱。”1989年,刘其泽与大哥在母亲的指导下,做起了粉条加工生意,发家致富,在镇墟上盖起了楼房,与母亲一起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。

晚年宣传红色娘子军精神

头戴八角军帽,背斗笠,肩扛钢枪,赤着脚,两眼炯炯向前……站在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广场前的解说员,正诉说着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和英勇战斗的光辉历程。

2000年5月1日,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正式对外开放。

在对外正式开放的同时,这里也迎来了几位红色讲解员——卢业香、王运梅、王先梅、黄墩英、欧花和潘先英等红色娘子军。几位老人一同住进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,向人们讲述当年的斗争故事,宣传红色娘子军精神。

在电影《红色娘子军》中,有位背着孩子行军打仗的女战士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这个人物的原型,正是红色娘子军战士王运梅。

“她们讲起自己和战友的故事,经常会情绪很激动,甚至会流下泪水。因为战火和苦难,在她们的心里留下了太多的印记。”王运梅的外孙媳妇符彩虹说,王运梅是有着强烈革命热情的海南妇女,虽然结了婚,后来也毅然参加了娘子军。

1932年8月1日,国民党陈汉光部队向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琼东县第四区进攻,我方突围向母瑞山转移。王运梅的孩子分娩于向母瑞山转移途中。到达母瑞山后,敌人集结重兵将母瑞山重重包围。由于条件异常恶劣,缺乏营养,王运梅的孩子出生后还未满月就不幸夭折。可怜的小生命只来到世间短短20余天。这成为王运梅心中长久的伤痛,老人一生都难以释怀。

“阿婆年轻时胆子很大的,那时候大家都说我是个不怕死的倔丫头!”2013年9月16日,当时身体还硬朗的潘先英在谈起那段光辉岁月时自豪地说,参军时她还不到16岁,部队不要她,但是看到她强烈要求参军,部队就收留了她。参加娘子军后,潘先英和姐妹们一起穿上了统一制作的娘子军军装。

虽然参军时年纪最小,但潘先英机警过人。有一次,为了掩护大部队撤离,她们在深山密林中和敌人激战一天后将敌人击退了,正当极度困乏的战士们想休息的时候,树林中突然传来一阵呼喊声:“女子军(即娘子军)们,敌人已经撤退了,你们出来集合下山吧!”

听声音,战士们都觉得很像大部队的一个领导,大家都觉得很兴奋,很多人迫不及待地想拿起枪准备集合下山去。但是,看着黑黑的树林,潘先英多了个心眼——“只听到声音看不到人,这会不会是敌人的诡计,假装自己人骗我们出去啊?”想到这,潘先英让姐妹们先不要轻易出去,先观察观察再说。果然,没过多久,敌人对着树林开枪了。

还有一件事情是老人生前一直喜欢讲述的。当年阳江地区的战斗很多,娘子军和红军战士们一起,终日在大山里行军,和敌人周旋。下大雨的时候是最惨的,战士们的手脚被蚊虫叮咬,皮肤溃烂又缺医少药,只能忍着。这个时候找吃的就更难了,战士们经常断粮。有一次,在战士们饥肠辘辘匍匐步进的时候,突然发现一头野猪跑了过来,趴在潘先英身边的一位小战士惊喜万分:“快,快抓住那头野猪,我们就有肉吃了。”说着,情不自禁地想站起来冲出去抓那头野猪,但很快就被眼疾手快的潘先英拦下了:“你不要命了?这时候还想着抓野猪。”小战士这才发现,敌人的子弹从他头顶擦过。

王运梅10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

站在鲜红的党旗前,胸前挂满军功章,102岁的王运梅老人举起右手,神情严肃,目光中透着坚毅……这是一张记录王运梅入党宣誓的照片。2012年7月6日,是一个晴朗的天气,王运梅等这一天等了许久。透过照片,我们仿佛能听到那一天,王运梅坚定的声音响起: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……”

2012年7月6日,琼海市阳江镇的红色娘子军塑像前,红色娘子军连战士王运梅老人庄严宣誓、光荣入党。记者 王凯 摄

“那天阿婆特别高兴,入党宣誓结束时,她用海南话大声地喊出了自己的名字:‘宣誓人:王运梅’。”王运梅的外孙女马世菊告诉海南日报记者,“盼望了许久,她终于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了,那天她的心情特别好。”

以102岁高龄入党,创下党史上年纪最大新党员的纪录,这对王运梅来说,是一份特殊的荣耀。

1931年5月,她光荣地成为“中国工农红军女子军特务连”的一名战士。此后无论时势如何变化,她都一心向党。即便已是百岁高龄,她仍发挥余热,在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担任红色教员,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召后辈。

“阿婆经常说,她是一个穷苦出身的农村妇女,没有文化,以前总认为参加了革命便是加入了共产党。”马世菊介绍,王运梅生前经常说,她以前并不是不想入党,而是不了解入党的规定和程序。

2010年3月的一天,一位好奇的游客问起王运梅一年要交多少党费。那天晚上,马世菊接到王运梅的电话:“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叫我交党费呀?”

马世菊回忆,当王运梅明白自己还不是一名党员时,她感到非常难过。

“我要入党!”第一次听到王运梅的这一要求时,马世菊并没有放在心上,“那么大年纪了,我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。”但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听到外祖母提起入党的事,马世菊决定帮助她了却这桩心愿。

2010年6月30日,一封由马世菊代笔的入党申请书交到了阳江镇岭下村党支部。因为申请人身份的特殊,王运梅的入党志愿先后引起了阳江镇委、琼海市委组织部、省委组织部的关注。该不该特批尽快解决老人的入党问题,还曾在省市组织部门引发讨论。最终,经慎重考虑,组织部门决定按正常入党程序对王运梅进行考察。

在《入党培养对象考察写实簿》《入党志愿书》这两本入党材料上,详细记录了两年来王运梅接受组织培养、考察、审查等过程。2011年6月,王运梅被确定为入党培养对象;2012年6月,她被确定为入党发展对象。2012年7月4日,阳江镇党委研究决定,接受她为中共预备党员。

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。”王运梅生前曾坚定地说,“我永远跟党走,直到最后一口气。”

这是红色娘子军们的心声。(刘梦晓)

copyright © 2024 powered by 铭廷快讯网   sitemap